总站首页| 最新招商引资| 最新招商项目| 找项目投资| 招拍信息| 招商排行榜| 发布会| 稿件发布 移动端
微信
您好! 请登录 马上注册
网站服务热线

网站服务热线

地纬招商网 > 陕西站 > 陕西新闻资讯 > 热点资讯

大西安都市圈:构筑向西开放新支点,提升城市群内要素吸引力

作者:小编        2019-06-10 11:13:03

  大西安都市圈规划“多轴线、多组团、多中心”,将加速功能疏解和产业集聚,提升城市群内要素吸引力。


  西安扎实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任务,围绕“军民融合”与“统筹科技资源”两大改革重点,加快科技创新要素深度融合


  第四届丝博会“新型城镇化高端论坛”日前在西安举行。开幕式上,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陕西省新型城镇化和人居环境研究院等共同发起成立“大西安都市圈研究联盟”。联盟旨在凝聚政产学研多方专业力量,搭建深度合作桥梁,聚焦县域经济、乡村振兴、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和产品供给,扎实推进大西安都市圈高质量发展。


  如果把西安都市圈从无到有的过程比作一张“图纸”,那么,从构想到蓝图再到施工图,这一过程经历了10年。


  建设大都市圈


  2009年,国家颁布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规划期共计11年,范围涉及陕甘两省6座城市,空间战略为构筑“一核、一轴、三辐射”的发展框架体系。其中,作为“一核”的经济区核心便是西安(咸阳)大都市,旨在对西部和北方内陆地区发挥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4年后,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推进,西安这个原来陇海兰新经济带的“心脏”功能更显突出。2018年,连续出台两项重要举措,令大西安都市圈雏形初现。


  一是西安获批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二是《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颁布。其中,后者计划以18年为期,范围涉及3个省,面积10.71万平方公里,提出构建“一圈一轴三带”的空间格局,作为“一圈”的西安都市圈,由西安、咸阳主城区及西咸新区等组成,被赋予“打造带动西北、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期许。


  国家发改委发展战略和规划司副司长周南认为,城市群是新型城镇化主体形态,是支撑全国经济增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重要平台。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


  在2018年西安《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将全力推进西咸一体化、富阎一体化,加快构建大西安都市圈;建好“三中心两高地一枢纽”,不断完善国家中心城市功能;打造“五都一枢纽”,全面加快国际化进程,积极实施大西安新时代“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总量迈上万亿元台阶,大西安都市圈全面形成。第二步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全面建成代表国家形象、引领“一带一路”、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第三步到2050年,基本实现共同富裕,现代化、生态化、国际化水平全面提升,全面建成引领“一带一路”、亚欧合作交流的国际化大都市,努力跻身世界城市、国际文化名都行列。


  协同推进发展


  有专家表示,《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强化了大西安都市圈的服务、辐射功能,拓展了都市圈与周边区域协同发展的新空间。有助于加快高端要素和现代产业集聚发展,提升人口和经济集聚水平,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纵深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2018年底,《大西安2050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编制工作正式完成。大西安都市圈由西安、咸阳主城区、西咸新区为主组成,在约1.76万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内,实施“北跨、南控、西进、东拓、中优”空间战略,促进大西安与周边城市资源互补能量融合的“众筹”格局。


  其中,“北跨”主要为拉大空间格局。实现跨渭河发展,打造渭河世界级滨水景观带,依托工业大走廊,推进富阎一体化,形成大西安发展的强劲驱动力。重点通过富阎板块、渭北工业组团、西咸空港组团的发展,加快大西安北部“工业增长极”建设。


  “南控”旨在深化生态管控。通过划定秦岭生态控制线,优先生态保育,严控开发建设,使秦岭北麓成为绿色经济带、旅游休闲带、生态大屏障和大西安城市后花园。


  “西进”主要为强化融合。建好西咸新区,推进西咸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拓展城市发展腹地,使大西安进入“双子城”时代。


  “东拓”则主要为拓展功能。依托大西安东轴线,以全运会、自贸区、“一带一路”峰会会址等大项目带动,使东部区域成为开放新高地、国际化大通道、服务业增长极,面向世界的时尚新窗口。


  “中优”意在优化中心城区。重点通过实施城市有机更新,疏解人口、降低密度、推进产业转型,加快中心城区优化提升。


  按照规划,大西安都市圈城市形态为“多轴线、多组团、多中心”。其中,多轴线指南北方向贯穿大西安的古都文化传承轴、科技创新轴、国际开放轴。多中心即以西安中心城区为主体,以文化旅游、现代服务功能为主,重点发展文化旅游、商贸、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建设未来西安城市形象的核心区;以沣东新城科技统筹板块和沣西新城中心商贸服务区、国际文化中心为核心,打造以现代商贸、高新技术为主的新中心;以浐灞生态区欧亚论坛、丝路国际会展中心、国际港务区国际陆港、西安体育中心为中心,打造生态型现代服务东部新中心。多组团指“1155”组团,即东部新城、高新科学城等10大新城,纺织城创意片区、军民融合创新谷片区等10大片区,以及50个左右特色小镇、50个左右各类综合体。


  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委员、陕西省房地产研究会会长王圣学认为,《大西安2050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以西安、咸阳、渭南、杨凌、西咸新区为主体,有利于大西安都市圈交通、医疗、教育等资源分配和组织工作的开展,对加速功能疏解和产业集聚,提升城市群内要素吸引力有重要作用。


  创新发展方式


  国家发改委发展战略和规划司副司长周南认为,培育都市圈的主要任务不是建设,而是改革、创新、探索,培育都市圈不应强求一致,要因地制宜,发挥市场作用,久久为功。


  近年来,西安扎实推进国家赋予的“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任务,围绕“军民融合”与“统筹科技资源”两大改革重点,先后制定出台了34项120条新政策新机制,加快科技创新要素深度融合。


  推进公共检测检验仪器设备面向社会共享是西安“统筹科技资源”的重要抓手。由西安市科技局和西安高新区共建的科技大市场被称为科技资源统筹转化的“聚变器”。西安科技大市场以财政奖补政策为引导,开发运营了国内首家B2B电子商务检测检验交易平台——凡特网;搭建起军工资质统一受理办理服务体系,促进科技资源从分隔、分离、分割状态到聚集、聚合、聚变的发展。目前,“撬动”265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军工单位的13235台(套)大型科学仪器入网,推动西安市技术合同交易额从2010年的98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1028.33亿元,该科技服务业模式已辐射到周边数省的20多座城市。


  随着创新改革试验的持续深入,西安科技创新活力加速释放,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明显增强。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西安地区生产总值逾8300亿元,进出口总值突破3300亿元,新增市场主体55万户,三项增速均位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


  完善交通路网是都市圈协同发展的助推器。按照《大西安“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大西安交通建设规划投资约2166.5亿元。构建向西开放的大型国际航空枢纽、“一带一路”航空客货运枢纽、国家中西部地区重要综合交通枢纽、国际性区域铁路枢纽和国家高铁枢纽。


  强化“向西开放战略支点”是大西安都市圈建设的又一“重要使命”。2018年,“长安号”累计开行1235列,开行线路11条,连通了丝路沿线40多个国家和地区,构建了连接中亚、辐射欧洲腹地的黄金物流大通道。


  西安这个不靠海、不沿江、不沿边的内陆城市,再次站到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正重现历史上“万商云集”的景象。

本文如非注明原创的即来源于网络。来源于网络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非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原作者或编辑认为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处理。本网页如无意中侵犯了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予以删除,感谢您的理解!


地纬招商网-中国招商投资门户网站-中国专业的招商引资与项目投资代理服务商。以千万海内外投资人资源,为中国企业、外资企业、创业者与政府、园区、创业孵化器、创业加盟项目等搭建平台对接项目。利用有效的线上推广工具:地纬招商网(www.zhongguozhaoshang.com)、微信公众号(招商与投资:zhaoshangyutouzi)和线下招商团队进行线上营销推广、线下项目推介一站式招商代理服务,并承诺代理招商无效果不收费。

关键字: 产业  工业  政府  高新技术  高新区 
最值得投资项目推荐

版权所有 上海百程商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沪ICP备16044607号-2 Copyright © 2022 www.zhongguozhaoshang.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